close

記者孫彬訓/台北報導

 近期全球股市拉回修正,生技醫療類股也遭逢獲利了結賣壓,但法人指出,醫療保健企業財報表現仍優於大盤,加上價值面偏低,整體投資價值仍相當良好,中長線展望持續看好。

 ING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,S&P 500成分股中的52家醫療保健企業優於預期的比重達65%,高於整體大盤的60%,整體產業獲利預估尚存在上修空間;且資金已連續4周淨流入生醫產業基金,資金動能仍強。

 黃靜怡指出,彭博(Bloomberg)統計,現階段生技公司市值營收比僅為6.5倍,遠低於10年前的9.8倍;那斯達克生技指數本益比為21倍,相較於2000年當時178倍的水準也大不同,顯示本波生技股的表現具實質基本面支撐。

 元大寶來新興市場ESG策略基金經理人賴盈良表示,印度的農村實質工資成長強勁,農村人口消費力大增,預計內需型產業(包括生技醫療)表現將優於其他產業,生技醫療產業未來5年企業每股獲利,將以每年20%的幅度增長。

 賴盈良指出,新興亞洲和中東國家的醫療保健支出近年強勁增長,支撐此增長趨勢的關鍵在於民眾收入增長、愈來愈多私人醫療保險公司,如南非的Discovery等企業崛起;政府獎勵相關企業,也讓相關成長趨勢可望持續。

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,在經濟前景不明之際,具有防禦性質的生技產業相對受資金青睞,先前麥肯錫公布的報告也顯示,大陸積極擴大醫療保險覆蓋率,估計至2020年,醫療保健支出將成長至1兆美元,成長幅度逼近2倍,將讓醫療保健支出佔大陸GDP比重從2010年的5.5%提高至7%,增加在藥品、醫療設備和醫院治療的支出。

 他指出,醫療保健又是大陸未來幾年發展的重要區塊,相關利益不容小覷,這也是生技產業未來將注目的焦點,長線來說仍有利可圖。

日期:2012年11月05日工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m001491 的頭像
    tim001491

    tim001491的部落格

    tim0014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