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魏喬怡/台北報導
2012年夏天的乾旱導致穀物價格飆漲,如今,北美秋收後開始施用肥料,南美洲則在高穀價下掀起搶種潮,巴西進入需求高峰,法人指出,今年9月肥料銷售量達350萬噸,超過5年平均的290萬噸,肥料大賣、價格強勢,農金上游產業可望受惠,投資人可用農金基金掌握。
記者魏喬怡/台北報導
2012年夏天的乾旱導致穀物價格飆漲,如今,北美秋收後開始施用肥料,南美洲則在高穀價下掀起搶種潮,巴西進入需求高峰,法人指出,今年9月肥料銷售量達350萬噸,超過5年平均的290萬噸,肥料大賣、價格強勢,農金上游產業可望受惠,投資人可用農金基金掌握。
記者孫彬訓/台北報導
近期隨農產品價格上漲,改善農業經濟狀況,農民將有較大的誘因去大幅提高產量。法人指出,受惠於已開發及開發中市場對食品、燃料及飼料日益旺盛的需求,全球農業股將會繼續為投資人帶來甚佳的投資機會。
根據經驗,第4季是原物料、能源的旺季,此時進場投資相關市場往往能獲得不錯的報酬,以2009~2011年為例,第4季進場投資原物料或能源,多有1成以上的總報酬,法人指出,配合大陸「穩增長」而批准的大型基礎建設需求,投資人可把握時機加碼原物料。
施羅德投信表示,月前大陸批准25個軌道交通計畫,估計至2015年全國城市交通總投資將擴大至人民幣1.2兆元;且至2020年,將有40個城市興建地鐵,總規劃里程達7,000公里,是目前的4.3倍。
記者藍鈞達/台北報導
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,全球不約而同祭出低利率及量化寬鬆政策救市,目前多數國家也正處於實質負利率的階段,法人表示,在低利率環境下,市場資金浮濫,貨幣的價值逐漸弱化,導致美元長期趨貶,非美元金融資產及商品原物料將是較可注意的布局對象。
避險基金減少商品多頭部位至7月以來低點,因市場預估中國大陸和歐洲政府祭出的刺激政策,不足以提振大宗商品價格5周以來最大跌幅。追蹤24種原物料的標普GSCI現貨指數上周下跌1.4%,為近1個月來最深跌幅。
美國期貨監管交易委員會(CFTC)統計資料顯示,至10月16日當周止,基金經理人減持跨及美國18種期貨和選擇權淨多頭部位4.4%,至118萬口合約。黃金多頭部位下滑7%,為8月14日以來頭一遭;押注銀部位則減少5.8%,為12周以來首次下滑。
全球穀物供需失衡、歐美印鈔,農金產業持續走向多頭,且定期定額投資效果極佳,根據理柏統計至9月底,定期定額農金指數的報酬率10年達124%,等於整整翻1倍以上,已被業界看好作為定時定額投資的新標的。
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指出,定期定額應該選擇具成長利基的產業,農金除了有天候因素議題外,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帶動更多人追求精緻飲食,在蛋白質消耗越來越多下,農金產業長期看好,是適合定期定額投資的標的。
美國25年大旱導致農糧價格6月起飆漲,到7月中為止,黃小玉波段漲幅最高超過5成,法人指出,全球氣候異常不單發生在美國,黑海、印度都出現降雨不足的問題,在全球需求攀升、穀物庫存下降,農糧價格長期供需失衡,可望帶動農金基金表現。
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,天候因素影響糧食供給,截至8月中,美國玉米生長優良跟特優的比重持續下降,直逼24年來新低;美國農業部也大幅下調玉米、黃豆產量。
熱浪來襲、穀價狂飆引發農金投資熱,據理柏統計到2012年6月底,過去4年共有5檔全球股票型基金定期定額報酬率超過2成,其中農金基金就是其一,法人認為,雖然農金多頭趨勢確立,但天氣狀況難以捉摸,加上全球總體經濟面變數未除,看好農金後市的投資人,宜採取定期定額投資方式。
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,過去一個多月來的農糧價格飆漲,主要是因為美國受熱浪襲擊,全美各地不斷打破高溫紀錄,並帶來乾旱後遺症,美國今年出現近25年來最嚴重旱災,衝擊穀物生長,而氣象預估顯示,乾旱短期內難以改善,美國農業部未來可能持續下修穀物產量,造成全球糧食供不應求的結果。
美國中西部出現25年來最嚴重乾旱,「黃小玉」行情出現連續4周走高,過去一個月玉米價格漲幅飆逾4成,黃豆價格衝上新高,小麥也接近歷史高價。美國政府指出,炎熱氣候導致農糧產量大受影響,恐將重燃糧食價格多頭行情。
玉米期貨上周五飆升至10個月高點,小麥價格也升至去年2月以來新高,身為全球最大黃豆出口國,主要種植地區也正飽受乾旱肆虐。美國氣象顯示,過去兩周內絕大多的時間,產地至少有5成籠罩在攝氏32度以上,今年7月的高溫恐怕將刷新117年來的紀錄。
希臘公投後,市場焦點移轉到全球中央銀行採取的行動,和全球經濟成長循環是否能夠獲得支撐,法人指出,對股市與原物料仍持較審慎的看法,但因原物料股和股票這段時間已出現一波跌勢,逢低可酌量布局。
富達資產配置總監Trevor Greetham表示,希臘選舉結果由新民主黨勝出,對市場是好消息,但未來該政黨還是得和反對改革黨派Syriza組成聯合政府,且若沒有來自其他歐元國家的金援,希臘經濟仍不可能很快復甦或有效改革。
已有14檔天然資源基金跌深反彈,近1周漲逾1.8%,反應原物料反彈行情。法人表示,原物料價格多變,長線雖看升,但短線難測,在市場動盪之際,仍以多元布局為宜。
歐債隨西班牙、義大利殖利率飆升而有惡化預期,商品5月以來持續重挫,國際油價近一月大跌16%,創2008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。
國際小麥、玉米等價格漲跌互見,且根據報導,陸食用農產價格是連3周下滑,使得農金基金今年來表現平平,法人表示,近3年來農業指數在第3季至隔年第1季多為正報酬,目前可以逢低布局,等待下半年旺季。
彭博(Bloomberg)資訊資料,近3個月除了小麥價格上漲4.62%,黃豆以及玉米價格都處於跌勢。即使玉米、小麥及大豆近期價格自高點下滑,仍維持在高檔區間。法人表示,農金基金主要反映農業機械相關股票,和農產品價格走勢關聯性較低。
記者黃惠聆/台北報導
富達5月份投資時鐘出爐,雖然資金近期明顯流向債券基金,但是最新出爐的富達投資時鐘報告顯示,投資仍是股優於債,而且在資金到處流竄之下,該投資機構目前最看好地產以及原物料股。
油電雙漲的壓力叫人喘不過氣,全球食品價格更在新興市場龐大人口需求提高下,連年攀升。法人指出,在食用油價格高漲下,未來成本較低的棕櫚油將最受惠,是農金產業的投資新商機,投資人可用農金基金掌握。
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分析,過去蔬菜油主要來源為黃豆,在2000年時黃豆油所占比重達31.40%,但隨黃豆價格高漲,食用油來源也逐漸從黃豆轉為價格較為低廉的棕櫚油。
美國穀物協會最新報告指出,大陸有機會在2014年超越日本,成為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。法人指出,大陸中產階級消費力道成長,涵蓋肉類及各類穀物、食品所創造的農金商機將持續加溫,投資人可用農金基金、天然資源基金布局。
今年以來國內8檔農金基金都交出不錯的正報酬,有別於能源、資源基金易受國際油價左右,法人指出,農金產業的基本面扎實,就算在通膨環境下,投資商機也毫不遜色。
美國農作物供給吃緊,穀物價格漲勢未歇,法人表示,糧食價格波動大,各原物料市場今年來的輪動也很快速,重押單一原物料類股的風險較高,投資人除可逢低分批布局農金基金,多元布建原物料基金也有助分散風險。
摩根商品市場產品經理謝瑞妍表示,農糧價格上漲多來自氣候異常造成的供給不足,價格波動較也其他原物料更大。根據國際穀物協會預估,受澳洲、烏克蘭、哈薩克等產量減少影響,小麥價格可望持續走揚。
今年第1季3大農產品走勢分歧,黃豆大漲16.2%,玉米、小麥3月底才由低檔緩步攀高,玉米全季小跌0.39%、小麥小漲1.23%。投信法人表示,4月全球穀物供需報告(WASDE)將出爐,相較於3月的季末庫存,市場預期庫存可望下修,對穀物價格抱持中性樂觀的看法。
ING投信指出,在全球穀物供需報告出爐前,美國上周已公布種植意向報告、季度庫存報告確立黃豆基本面利多趨勢,除了新一季年黃豆庫存比來到歷史新低的3%,油籽分析機構Oil World今年來也5度調降全球黃豆產出預期,年比下降8.5%。
投信法人指出,隨著全球人口持續成長、全球中產階級不斷擴大、食品、飼料及燃料需求大幅增加,將持續為農業投資帶來豐厚機會。
霸菱資產管理霸菱全球資源團隊投資經理人James Govan指出,預期未來幾十年,全球中產階級的人數將會成長超過1倍,未來50年人類對食品的需求會比過去1萬年都來得多。
記者黃惠聆/台北報導
大陸經濟情況主導原物料料行情走勢,法人指出,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趨緩,加上有學者認為原物料超級循環已結束,讓部分投資人對原物料產業投資前景感到憂心,但整體來看,原物料行情並不看淡。
記者黃惠聆/台北報導
歐洲籠罩寒冬,但因極端氣候將持續,使得農金高燒不退,法人表示,穀類短期價格波動,但反聖嬰現象逐漸加強,預期將影響南美洲玉米與大豆生產,加上新興市場的需求持續成長、農產品庫存偏低,農金股股價又在相對低檔,預期農金後市仍有亮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