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債危機今年爆發以來,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股市也跟著遭殃,據統計,當金磚四國經濟成長占比和市值占比差距超過4%,MSCI金磚四國指數在未來12個月將上漲逾5成。
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數據顯示,金磚四國過去10年經濟成長逾3倍,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達20%;彭博資訊彙整,金磚四國股市市值由一年前的9.5兆美元萎縮至7.6兆美元,為3年低點,兩者創下7年來最大差距。
法人指出,2005年時,兩者也曾出現過4%的差距,但12個月後,MSCI金磚四國指數上漲幅度達53%。
匯豐金磚動力基金經理人楊惠元認為,金磚四國外需低迷走勢止穩,內需仍低於預期,未來財政空間成為經濟打底止穩的關鍵。
他指出,其中兩大權值國家大陸及巴西5月出口紛紛回升,顯示周邊經濟在經歷數月的低迷走勢後略有好轉;內需部分,除俄羅斯,其餘三國的零售銷售仍無法如市場預期般帶動經濟成長。
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,金磚國家GDP占全球比重提升,不難看出金融勢力移轉至新興市場的趨勢已成定局,尤其近年歐美債務陷入泥沼,更突顯新興市場強健的財政體質及強勁的經濟成長力道。
就金磚國股市市值來看,與整體經濟規模相對全球占比來看也仍顯低估,明顯反應當前金磚股市價值面相當低廉,他指出,如果全球市場風險偏好回升,股市V型反轉的機會應該可以期待。
瀚亞投資表示,金磚四國的股市占全球股市規模遠不如實體經濟的規模,主因在金磚四國的企業槓桿不如歐美企業,而且近一年來受到歐債拖累影響,新興市場IPO的規模與速度明顯下降,使得股市規模增長不如實體經濟。
永豐全球新興向榮基金經理人葉懿慧表示,歐債問題讓資金第2季撤出新興市場,金磚四國股市修正幅度較大,導致股市評價仍在歷史低檔,但金磚四國今年GDP成長仍是全球領頭羊,加上各國政府陸續推出刺激政策,可望重新吸引資金。
日期:2012年07月05日